序号 | 项目 | 临床意义 |
1 | 一般检查 | 检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血压、脉搏是否正常、有无体重不足、超重或肥胖;血压有无异常等。 |
2 | 内科 | 通过视、触、叩、听检查心、肺、肝、脾等重要脏器的基本状况,发现常见疾病的相关征兆,或初步排除内科常见疾病。 |
3 | 外科 | 通过体格检查,检查皮肤,浅表淋巴结,甲状腺,乳房,脊柱,四肢关节,肛门指诊,泌尿生殖系(男)等脏器基本情况,发现常见外科疾病的相关征兆,或初步排除外科常见疾病。 |
4 | 眼科 | 了解视力状况、眼外观是否正常,通过眼底镜检查眼底视网膜、视神经、视乳头和视网膜中央血管等有无异常情况. |
5 | 裂隙灯检查 | 通过裂隙灯检查巩膜、虹膜、角膜、瞳孔、玻璃体、晶体等有无异常情况。 |
6 | 耳鼻喉科 | 检查外耳道、鼓膜、鼻腔、鼻中膈、咽部等部位有无外耳道炎、中耳炎、鼻炎、鼻中隔弯曲、咽部肿瘤、声带病变等异常情况。 |
7 | 口腔科 | 检查有无口腔疾病,如: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牙缺失、牙结石等。 |
8 | 血常规(24项) | 通过检测血液细胞的计数及不同种类细胞、成分的分类来反映身体状况,如:贫血、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物理化学因素损伤等。 |
9 | 尿常规 | 该项检查是筛查泌尿系统疾病简单并且准确的方法。如泌尿系统感染、肿瘤、结石及了解肾功能,还可用于协助检查其他系统疾病,如糖尿病、肾炎等。 |
10 | 尿沉渣定量 | 可以识别尿液中细胞管型、结晶、细菌、寄生虫等各种病理成分,辅助对泌尿系统疾病做出诊断、定位、鉴别诊断。 |
11 |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 可以反映早期肾病、肾损伤情况,对各种肾脏疾病及高血压、糖尿病的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12 | 肝功能(17项) | 综合评价肝脏功能,可辅助检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急慢性肝炎及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
13 | 肾功能(6项) | 可综合评价肾脏功能,用于诊断肾功能异常,痛风,高尿酸血症等 |
14 | 空腹血糖 | 是筛查糖尿病最基本的方法,有无糖尿病和低血糖,同时也是判断糖尿病病情和控制程度的主要指标。 |
15 |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色谱法) | 反映近2-3个月的血糖变化情况,评价糖尿病控制程度,筛查糖尿病,预测微血管并发症。 |
16 | C肽(C-P)测定 | 用于糖尿病分型诊断,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 |
17 | 胰岛素测定((Ins) | 用于糖尿病分型诊断及低血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18 | 血脂(8项) | 可以了解脂肪代谢情况,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心血管危险信号,用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诊断和疗效观察。 |
19 | 血液流变学检查(血黏度) | 通过检测血流动态变化、全血粘度等,提示血液粘滞性情况,对老年人及血管疾病人群尤为重要,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一种辅助检查。 |
20 | 幽门螺杆菌检测 | 幽门螺旋杆菌(HP)存在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具有一定的传染性。长期感染可造成胃炎、消化性溃疡并可引发胃MALT淋巴瘤和胃癌的发生。碳13(碳14)试验可检测是否感染HP,该方法具有无放射性、无痛、快速、准确的特点。 |
21 | 微量元素测定 | 判断人体微量元素平衡状态,评价营养状况,预防微量元素失衡所致疾病的发生。 |
22 | 电解质检测 | 判断电解质是否有紊乱 |
23 | 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ASO) | 可检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情况。 |
24 | 类风湿因子(RF)测定 | 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诊断指标,并对其他部分的结缔组织疾病也辅助诊断作用。 |
25 | 血清肌红蛋白测定 | 是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标 |
26 | 血清肌钙蛋白T测定 | 可以反映了心肌细胞受损情况 |
27 | 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测定 | 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标准。 |
28 | 肌酸激酶CK | 用于心肌梗塞、心肌炎、肌肉损伤等辅助诊断。 |
29 | 乳酸脱氢酶测定 | 酸脱氢酶增高:主要见于心肌梗死、肝炎、恶性肿瘤、肺梗塞、白血病、溶血性贫血、肾脏疾病、进行性肌萎缩等。利用此指标可以观察诊断心肌疾病。 |
30 | B型納脲肽(BNP)测定 | 为心衰定量标志物,可以诊断心功能情况。 |
31 | 同型半胱氨酸 | 同型半胱氨酸为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塞)的危险性评价指标,其浓度升高程度与疾病的危险性成正比。 |
32 | 甲状腺功能检测(8项) | 综合判断甲状腺功能及鉴别免疫性疾病(甲亢、甲减、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 |
33 | 肝纤维化检测(4项) | 检测肝脏有无肝纤维化风险趋势,纤维化病变的评估,肝纤维化可导致肝硬化、肝结节、肝肿瘤的形成。 |
34 | 女性性激素(7项) | 女性激素水平检测,了解体内性激素平衡情况。 |
35 | 血型测定 | 血型的鉴定 |
36 | 乙肝五项(定量) | 乙型肝炎感染情况 |
37 | 丙型肝炎抗体测定 | 丙型肝炎感染情况 |
38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 | HIV感染情况 |
39 | 梅毒抗体TP | 梅毒感染情况 |
40 | 不加热血清反应素TRUST | 梅毒感染情况 |
41 | 贫血检测(3项) | 用于诊断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间接诊断 |
42 | 凝血功能(5项) | 评估凝血功能 |
43 | 高血压检测(4项) | 主要用于高血压和肾脏疾病的辅助诊断 |
44 | 过敏原检测 | 吸入性过敏原;食入性过敏原检测 |
45 | 呼吸道病毒检测 | 检测相关病毒感染情况 |
46 | EB病毒检测 | 与咽炎、淋巴结病、鼻咽癌有关,用于鼻咽癌的筛查。 |
47 | 甲胎蛋白测定(AFP) | 广谱肿瘤标志物,用于原发性肝癌、胃肠道的恶性肿瘤、乳腺癌、肺癌及其他恶性肿瘤等的辅助诊断。 |
48 | 癌胚抗原测定(CEA) | 广谱肿瘤标志物,用于原发性肝癌、直肠癌,结肠癌,肺癌,乳腺癌,胰腺癌等的辅助诊断。 |
49 | 糖类抗原CA125 | 用于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肺癌、肝癌、结直肠癌的辅助诊断,尤其是卵巢癌的敏感度最高 |
50 | 糖类抗原CA153 | 用于乳腺癌、肝癌、肺癌、卵巢癌的辅助诊断,是乳腺癌的最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 |
51 | 糖类抗原CA199 | 用于胰腺癌、胃癌、胆囊癌、结直肠癌的辅助诊断,尤其是胰腺癌的敏感度最高。 |
52 | 糖类抗原CA724 | 是检测胃癌和各种消化道癌症的肿瘤标志物,对卵巢肿瘤、非小细胞肺癌敏感度也较高。 |
53 | 糖类抗原CA242 | 用于消化道恶性肿瘤(胰腺癌、结肠癌、胆囊癌、胃癌、肝癌)的筛查,尤其是胰腺癌、结肠癌较好的肿瘤标志物。 |
54 | 糖类抗原CA50 | 广谱肿瘤标志物:在肝、肺、胃、结/直肠、胰腺、胆囊、肾、子宫、卵巢、乳腺、膀胱、前列腺、淋巴、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中多是升高的。 |
55 |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 | 主要用于宫颈鳞癌的辅助诊断,与肺癌、胃癌、卵巢癌等也相关。 |
56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 用于小细胞肺癌的辅助诊断。 |
57 | 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21-1) | 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对头颈部、乳腺、宫颈、膀胱、消化道肿瘤等也有一定的阳性率。 |
58 | 铁蛋白 | 是判断机体是否缺铁或铁负荷过多的有效指标,肝癌,胰腺癌可中度升高,部分贫血、炎症或感染及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可升高。 |
59 | 心电图 | 通过在体表特定部位同步记录和分析心脏每一个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为心脏疾病诊断、疗效评价、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依据,可检测各种心率失常、心肌梗塞、心房心室肥大及心肌缺血缺氧性改变 |
60 | 乳腺钼靶 | 用于早期乳腺癌的筛查;钼靶检测是利用射线穿透乳腺软组织,达到对乳腺内组织进行诊断的目的,其特点是简便、无痛苦、准确率高。对乳腺增生、乳腺腺瘤、乳腺囊肿、乳腺癌等都有很重要的诊断作用,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病变的重要手段;专家建议35岁以上已婚已育女性每年应做一次普查。 |
61 | CT(胸部) | 可以检查两肺、心脏、大血管、胸腔、胸壁。检查胸部及胸腔脏器有没有炎症、占位、畸形、积液等。如:感染、结核、脓肿,良、恶性肿瘤,转移性肿瘤等;如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气胸、胸腔积液、肺癌等,对早期病变的发现及诊断,疾病治疗后的疗效判定,良恶性病变的鉴别等有着显著的临床意义。 |
62 | CT(头部) | 头颅CT检查对于颅内、颅骨、头皮的大部分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包括外伤、肿瘤、炎症、血管病变、中毒、变性和代谢性疾病等) |
63 | CT(腹部) | 检查腹腔脏器有没有感染性疾病,如:炎症、结核、脓肿等;有没有占位,如良、恶性肿瘤,转移性肿瘤等;有没有畸形、结石、梗阻、穿孔、积液等,对早期病变的发现及诊断,疾病治疗后的疗效判定,良恶性病变的鉴别等有着显著的临床意义。 |
64 | 腹部B超(肝胆脾胰双肾) | 检测各脏器有无形态学改变及占位性病变,早期发现肝、胆、脾、胰、肾等各脏器出现的结石、囊肿、硬化、肿瘤等疾病,如肝囊肿、脂肪肝、胆结石、胆囊炎、肾结石、肾囊肿和肿瘤等。 |
65 | 甲状腺、甲状旁腺彩超 | 检测甲状腺有无形态学改变及占位性病变,更清晰地观察甲状腺肿物、结节、肿大、炎症;可发现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炎、甲状腺瘤、甲状腺癌等疾病。 |
66 | 乳腺彩超 | 检测乳腺有无形态学改变及占位性病变,如乳腺增生、乳腺结节、乳腺纤维瘤等疾病; |
67 | 盆腔含子宫、附件)彩超 | 检测各脏器有无形态学改变及占位性病变,早期发现子宫及附件等疾病,如子宫息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和肿瘤等。 |
68 | 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 | 通过彩色超声检测颈动脉结构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形态、范围、性质、动脉狭窄程度等;早期发现动脉血管病变,为有效预防和减少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提供客观的血流动力学依据。对于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及闭塞等症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
69 |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 | 是应用超声波扫描技术观察心血管结构、血流动力学状况及心功能的一种无创伤性检查方法,可了解心脏各组成部分的形态以及功能状态,了解心脏内畸形位置、大小、大血管的关系以及其他畸形情况和病变程度。对瓣膜病诊断准确率较高, 对心肌病、冠心病、心肌梗塞并发症及肺心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
70 | 腹主动脉多普勒超声 | 检测腹部血管病变,确定血管狭窄程度、腹部动脉瘤和主动脉旁的占位及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筛查等。 |
71 | 骨密度测定 | 早期发现骨量减少及估计骨质疏松的程度,及时进行有效防治。骨质疏松是引起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 |
72 | 颅内多普勒血流图(TCD) | 脑血流检测主要了解颅内及颅外各血管、脑动脉环血管及其分支的血流情况,判断有无硬化、狭窄、缺血、畸形、痉挛等血管病变。可对脑血管疾病进行动态监测,尤其对头痛、偏头痛、脑动脉硬化、颈椎病等引起的脑血流异常症状作出早期诊断和评估,同时对脑部血管及脑部血流情况作出功能性评估。 |
73 | 动脉硬化 | 通过对人体主要动脉血管的功能进行早期的检测,能够快速准确早期的发现,主要大动脉弹性降低、僵硬度增加、血管内经增粗、内中膜厚度增加、内膜斑块形成及血管狭窄等相关的病变情况,为临床动脉硬化、动脉炎、血管闭塞和糖尿病足等提供可靠检查方法。 |
74 | 无痛胃、肠镜检查 | 通过内窥镜直接对胃、肠道进行观察和诊断,检查胃、肠道有无炎症、溃疡、癌前病变、肿瘤等疾病,是消化道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专家建议,可以结合临床症状选择检查。 |
75 | 专业服务 | 一对一顾问式体检咨询服务,专业高效,让您不出门就能了解专业相关问题 |
76 | 个性化定制 | 体检套餐针对不同人群需求个性化定制,提前为您专业订制体检套餐,到院核对信息即可安排体检 |
77 | VIP会员制档案管理 | 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根据需求定期跟踪随访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