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检套餐属性
适用人群 | 已婚女性 |
---|---|
套餐特点 | 在基础的健康体检项目上,侧重对B超、 胸部CT平扫(无片)、MR类PET(安全无辐射!体内有金属或支架不适用)等筛查,让您更好的了解目前身体状况,及早发现危害健康的潜在危险因素。 |
序号 | 项目 | 临床意义 |
1 | 一般检查 | 血压、身高、体重、BMI指数 |
2 | 内科体格检查 | 通过视、触、叩、听检测心、肺、肝、脾等重要脏器的基本状况,发现常见疾病的相关征兆,或初步排除常见疾病 |
3 | 外科体格检查 | 通过外科触诊了解淋巴结有无肿大,甲状腺、乳房、四肢脊柱有无畸形等 |
4 | 眼科(仅限周一至周四) | 视力外眼辨色力 |
5 | 耳鼻咽喉科(仅限周一至周四) | 通过对耳、鼻、咽、扁桃喉等器官的常规检测,初步筛查常见疾病 |
6 | 口腔科 | 检测是否有龋齿、牙石、牙龈炎等病变 |
7 | 血常规 | 通过检测血液细胞的计数及不同种类细胞、成分的分类来反映身体状况,如:贫血、感染等等 |
8 | 尿常规 | 用于检测泌尿系统疾病,如泌尿系统感染、肿瘤、结石及了解肾功能,还可用于协助检测其他系统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肝炎等 |
9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 更好地了解肝胆系统功能状况。 ALT、 AST、GGT主要存在于肝胆心脑肾组织细胞内,肝细胞损伤越大ALT、 AST、GGT就越高。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胆管炎等疾病均可引起ALT、 AST、GGT升高。 |
10 |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 更好地了解肝胆系统功能状况。 ALT、 AST、GGT主要存在于肝胆心脑肾组织细胞内,肝细胞损伤越大ALT、 AST、GGT就越高。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胆管炎等疾病均可引起ALT、 AST、GGT升高。 |
11 | 谷氨酰基转移酶GGT | 更好地了解肝胆系统功能状况。 ALT、 AST、GGT主要存在于肝胆心脑肾组织细胞内,肝细胞损伤越大ALT、 AST、GGT就越高。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胆管炎等疾病均可引起ALT、 AST、GGT升高。 |
12 | 碱性磷酸酶ALP | 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测 |
13 | 乳酸脱氢酶LDH | 乳酸脱氢酶(LDH)是催化乳酸和丙酮相互转化的同工酶,属于氢转移酶。该酶存在于所有动物的组织中,在肝脏中活性最高,其次为心脏、骨骼肌、肾脏,在肿瘤组织及白血病细胞中也能检测到 |
14 | 总胆红素 | 胆红素系列检测可反映肝胆系统疾病及鉴别溶血性疾病 |
15 | 直接胆红素 | 胆红素系列检测可反映肝胆系统疾病及鉴别溶血性疾病 |
16 | 血清总蛋白 | 通过总蛋白、白蛋白检测,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一般情况,对肝肾损害及多发性骨髓瘤等有一定的诊断和鉴别意义。常用于检测慢性肝损伤,可反映肝实质细胞储备功能 |
17 | 血清白蛋白 | 通过总蛋白、白蛋白检测,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一般情况,对肝肾损害及多发性骨髓瘤等有一定的诊断和鉴别意义。常用于检测慢性肝损伤,可反映肝实质细胞储备功能 |
18 | 肌酐测定 | 用于肾功能的评价 |
19 | 尿素测定 | 用于肾功能的评价 |
20 | 血清尿酸 | 用于肾功能的评价 |
21 | 空腹血糖 | 评价人体空腹状态下糖代谢是否正常,评估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是否达标。空腹血糖是诊断糖代谢紊乱的最常用和最重要指标 |
22 | 总胆固醇 | 血脂四项检测,评价受检者的脂肪代谢水平,血脂代谢紊乱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危险性预测 |
23 | 甘油三酯 | 血脂四项检测,评价受检者的脂肪代谢水平,血脂代谢紊乱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危险性预测 |
24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血脂四项检测,评价受检者的脂肪代谢水平,血脂代谢紊乱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危险性预测 |
25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血脂四项检测,评价受检者的脂肪代谢水平,血脂代谢紊乱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危险性预测 |
26 | B超 (含肝、胆、胰、脾、双肾) | 对人体腹部内脏器官(肝、胆、脾、胰、双肾)的状况和各种病变(如肿瘤、结石、积水、脂肪肝等)提供高清晰度的彩色动态超声断层图像判断,依病灶周围血管情况、病灶内血流血供情况-良恶性病变鉴别;判断肾动脉狭窄等 |
27 | 电脑多导联心电图 | 通过在体表特定部位同步记录和分析心脏每一个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为心脏疾病诊断、疗效评价、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依据 |
28 | 人体成分分析 | 针对体型分类、体脂肪率(体成分)、脂肪量、标准脂肪量、标准体脂肪率、躯干脂肪率、躯干脂肪量、左上肢脂肪量、右上肢脂肪量、右下肢脂肪量、左下肢脂肪量、内脏脂肪等级、肥胖程度、躯干体脂肪率等级、标准肌肉率、标准肌肉量、肌肉量、躯干肌肉量、躯干肌肉量等级、左上肢肌肉量、右上肢肌肉量、左下肢肌肉量、右下肢肌肉量、全身肌肉等级、体水份率、身体水分量、细胞外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比、基础代谢量、基础代谢率等级、体重控制、肌肉控制、脂肪控制、综合评分 |
29 | 血清前白蛋白 | 做前白蛋白检查来测定其在血液中的含量,可反映肝脏合成和分泌蛋白质的功能,在临床中可作为肝功能损害的早期指标以及提示一些疾病的变化及预后 |
30 | 血清总胆汁酸 | 健康人的周围血液中血清胆汁酸含量极微,当肝细胞损害或肝内、外阻塞时,胆汁酸代谢就会出现异常,总胆汁酸就会升高 |
31 | 血清胆碱酯酶 | 在临床中,测定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是协助诊断有机磷中毒和评估肝实质细胞损害的重要手段.脂肪肝患者除有三酰甘油明显增高及胆固醇和αpo-B明显升高外,血清胆碱酯酶也明显升高 |
32 | β2微球蛋白测定 | 主要用于评价肾小球滤过情况 |
33 | 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RBP) | 早期发现肾小管的功能损害,并能灵敏反映肾近曲小管的损害程度,还可作为肝功能早期损害和监护治疗的指标 |
34 | 血清胱抑素C | 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内源性标志物 |
35 | 血清蛋白电泳 | 肾病、肝胆系统疾病均有变化 |
36 |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mALB) | 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升高和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相关,是诊断早期肾损伤的灵敏指标。 |
37 | 脂肪酶 (LPS) | 胰腺炎时增高 |
38 | 胰淀粉酶 (P-Amy) | 胰腺炎时增高 |
39 | 腺苷脱氨酶 (ADA) | 结核疾患、肝胆疾病时增高 |
40 | 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 | 泌尿系统感染和尿路结石时,NAG 可正常。肾移植患者,尿 NAG 测定可早期发现排斥反应。肾病综合征患者尿 NAG 升高,缓解期下降。可用于药物毒性监测和早期发现。 |
41 | 谷胱甘肽还原酶(GR) | 可用于早早期肝损伤辅助诊断和恶性疾病、营养评估、遗传性缺乏症的检测中 |
42 | 总铁结合力 | 增高见于转铁蛋白增加如缺铁性贫血肝细胞坏死、铁吸收过量。降低见于肝硬化、转铁蛋白丢失增加,如慢性肾病肿瘤等。 |
43 | 转铁蛋白 | 增高:见于缺铁性贫血早期和红系造血增生 降低:见于再障、慢性病贫血、肾衰竭等 |
44 | 叶酸 | 升高:见于肠盲袢综合征,恶性贫血、长期素食者等; 降低: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甲亢、营养不良、慢性腹泻、吸收不良、酒精中毒、重症皮肤病、恶性肿瘤、骨髓增生性疾病、肝脏疾病、正常妊娠等 |
45 | 维生素B12 | 升高:见于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恶性肿瘤、肝细胞受损等; 降低: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脊柱侧束变性、髓鞘障碍症等,肠胃疾病亦可导致维生素B12的吸收和转运,服用拮抗剂或干扰维生素B12利用的药物同样可引起 |
46 | 血酮体检测 | 升高见于酮症酸中毒及长期饥饿或营养不良,可真实反映酮症酸中毒的状况。 |
47 | 网织红细胞计数 Retic Count) | 增加:表示造血功能旺盛,尤以溶贫显著。 减少:见于再障。 |
48 |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血沉ESR) | 生理性增高:幼儿、经期、妊娠3个月至产后1个月。 病理性增高: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活动性结核、组织严重破坏、贫血、恶性肿瘤、高球蛋白血症、重金属中毒。 |
49 | 异常红细胞形态检查 (Blood Smear: Details on RBCs) | 有助于贫血的诊断和鉴别 |
50 | 透明质酸(HA) | 透明质酸以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在机体内显示出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润滑关节,调节血管壁的通透性,调节蛋白质,水电解质扩散及运转,促进创伤愈合等 |
51 | 甘胆酸(CG) | 甘胆酸是胆酸与甘氨酸结合而成的结合型胆酸之一。甘胆酸是妊娠晚期血清中最主要的胆汁酸组分。当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摄取CG能力下降,致使血中CG含量增高 |
52 | 层粘连蛋白(LN) | 血清LN水平常于Ⅳ型胶原、HA等相平行,在肝纤维化尤其门脉高压诊断方面有重要价值 |
53 | IV型胶原(C IV) | Ⅳ型胶原是主要用于观察肝硬化的指标,其浓度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可由血清Ⅳ型胶原浓度推测肝硬化的程度 |
54 | 三型前胶原N端肽(PIII N-P) | 反映肝内III型胶原合成,血清含量与肝纤程度一致,并与血清γ-球蛋白水平明显相关 |
55 | 肾素活性 | 用于对血浆肾素活性的测定 |
56 | 血管紧张素I测定 (AT-I) | 一类肽类物质,用于参与血压及体液的调节 |
57 | 血管紧张素Ⅱ测定(AT-Ⅱ) | 一类肽类物质,用于参与血压及体液的调节 |
58 | 醛固酮测定(ALD) | 其是由肾上腺球状带分泌的盐类皮质激素 |
59 | 微量元素铜(Cu) | 造血助理 |
60 | 微量元素锌(Zn) | 促进大脑发育、维持性能力 |
61 | 微量元素钙(Ca) | 可以预知身体状况,是经济、科学的健康检测方法之一。 |
62 | 微量元素镁(Mg) | 其含量过高或偏低预示患有某种疾病的危险 |
63 | 微量元素铁(Fe) | 促进造血 |
64 | 微量元素铅(Pb) | 是机体代谢的毒物,可以抑制酶的基本功能 |
65 | 微量元素铬(Cd) | 在机体的糖代谢和脂代谢中发挥特殊作用 |
66 | 载脂蛋白A | 参与胆固醇的逆转运过程。临床常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风险评估和检测 |
67 | 载脂蛋白B | 载脂蛋白B增多时,即使LDL水平正常,也可使冠心病发病率增高。 |
68 | 载脂蛋白E(APOE) | 血中 Apo E 的水平受环境遗传因素的影响。血 Apo E 水平升高同时伴有甘油三酯增高者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此外,Apo E 多态性尚与许多异常脂蛋白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发生及Alzheimer 病等有关。 |
69 | 同型半胱氨酸 | 高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
70 | 肌红蛋白(Myo) | 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急性肌损伤、肌营养不良、肌萎缩、多发性肌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长期休克等 |
71 | 肌钙蛋白I (cTNI) | 肌钙蛋白是心肌损伤坏死的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危险分层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肌钙蛋白值升高提示心肌损伤,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肺梗死、心力衰竭及其他导致心肌损伤的疾病如胰腺炎、结缔组织疾病等,数值越高,损伤范围越广 |
72 | 脑钠肽( BNP) | 主要由心脏分泌的利尿钠肽家族的一员,由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能调节血压和血容量的自稳平衡,并有利尿作用。脑钠肽又称B型钠尿肽(BNP),是在心室壁受到扩张或牵拉时由心脏合成的一种肽类激素,是调节体液、体内钠平衡、血压的重要激素。BNP可反映心脏的代偿功能,是评价心功能的标志物,主要用于诊断心力衰竭、高血压病人左心室肥厚,还可用于心肌梗死后缺血性损伤监测与预后判断。 |
73 | 心肌酶谱 | 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可辅助诊断心肌梗死 |
74 |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 | 是应用超声波扫描技术观察心血管结构、血流动力学状况及心功能的一种无创伤性检测方法,它可了解心脏各组成部分的形态以及功能状态,了解心脏内畸形位置、大小、大血管的关系以及其他畸形情况和病变程度 |
75 | 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 | 通过彩色超声检测颈动脉结构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形态、范围、性质、动脉狭窄程度等;早期发现动脉血管病变,为有效预防和减少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提供客观的血流动力学依据 |
76 |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是检查机体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有无障碍的过筛试验,也是临床抗凝治疗的重要监测指标 |
77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测定 (APTT) | 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凝血活性的敏感筛选试验,对于内源性凝血因子缺陷及相关抑制物的检测和活化蛋白C抵抗现象的筛检、肝素治疗的监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术前检查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
78 |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Fibrinogen) | 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纤维蛋白是在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切除血纤蛋白原中的血纤肽A和B而生成的单体蛋白质 |
79 | 凝血酶时间测定 (TT) | 血浆中加入标准化的凝血酶原后血液凝固的时间。 |
80 | 血浆D-二聚体测定 (D-dimer) | 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时,血浆D-二聚体含量也增高。D-二聚体继发性纤溶症为阳性或增高,而原发性纤溶症为阴性或不升高,此是两者鉴别的重要指标。 |
81 | 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 (FDP) | 人体最重要的抗凝系统 |
82 | 血浆凝血V因子测定 (Coagulation Factors Ⅴ) | 增高:主要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减低:获得性减低者见于维生素K缺乏症、肝脏疾病等。 |
83 | 血浆凝血VII因子测定 (Coagulation Factors Ⅶ) | 增高:主要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减低:见于先天性VII缺乏症、肝脏疾病、DIC和口服抗凝剂等。 |
84 | 血浆凝血VIII因子测定 (Coagulation Factors Ⅷ) | 减低长见于:血友病。 增高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尤其是静脉血栓形成性疾病等。 |
85 | 血栓弹力图 | 是反映血液凝固动态变化(包括纤维蛋白的形成速度,溶解状态和凝状的坚固性,弹力度)的指标 |
86 | 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 | 用于动脉粥样硬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曲张等的健康筛查 |
87 | 甲胎蛋白AFP | 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卵巢、胃、胰腺癌、睾丸癌等肿瘤及肝炎、肝硬化等疾病也有异常发现 |
88 | 甲胎蛋白异质体 (AFP-L3 %) | AFP-L3诊断肝癌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92%。用于鉴别良、恶性肝病,有助于预警肝癌发生;有助于预测肝癌预后;有助于评价肝癌疗效。 |
89 | 癌胚抗原CEA | 系广谱性肿瘤标志物,对大肠癌、胰腺癌的筛查、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胃、乳腺、肺癌等也可升高 |
90 | 糖类抗原CA125 | CA125增高见于妇科及消化道恶性肿瘤如宫颈癌、乳腺癌、胰腺癌、肝癌、胃癌及肺癌等,也可见于肝硬化、肾衰、孕妇、良性卵巢瘤等 |
91 | 糖类抗原CA153 | 乳腺癌时可明显升高;用于疗效监测、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还可见于子宫、卵巢、肝、胰腺、结肠、肺癌等。一些良性乳腺、肝、肺疾病时可有增高 |
92 | 糖类抗原CA199 | CA19-9对胰腺癌、胆道肿瘤、胃肠癌等的筛查及疗效监测、评估预后有临床重要意义。急性胰腺炎、胆管炎、胆石症、急性肝炎、肝硬化等可升高 |
93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 对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的早期诊断及评估预后有临床重要意义 |
94 | 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 | 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及评估预后,乳腺、卵巢、食道、胃肠道癌的筛查有临床重要意义 |
95 | 糖类抗原CA242 | 对胰腺癌、结肠、胃、卵巢、子宫、肺癌的筛查有临床重要意义。 |
96 | 糖类抗原CA50 | 广谱肿瘤标志物;对胰腺、肝胆系、卵巢、结肠、乳腺、子宫癌的筛查及预后判断、疗效监测有重要意义;慢性肝病、胰腺炎、胆管疾病时可升高。 |
97 | 糖类抗原CA724 | CA-724用于肺癌、卵巢、大肠、胰腺、胃、乳腺癌的筛查 |
98 |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 | SCC对食道鳞状上皮癌敏感性较高,对外阴、阴道、子宫鳞状细胞癌的敏感性较高。因此它是鳞状上皮癌的标志物。 SCC的检测可用于病程及疗效的监测。其水平与病情呈明显正相关。 其他疾病:如牛皮癣、肾功能不全或肺脏、乳腺、肝脏的良性疾病患者,其SCC也可增高 |
99 |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增高: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细胞癌,精原细胞瘤,畸胎瘤,异位HCG分泌肿瘤(如胃癌、胰腺癌,肺癌,结肠癌,肝癌,卵巢癌,消化系统类癌等)。降低:流产,异位妊娠等 |
100 | α-L-岩藻糖苷酶(AFU) | α-L-岩藻糖苷酶是一种催化含岩藻糖基的糖蛋白、糖脂等生物活性大分子水解酶的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其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细胞、血液和体液中。参与体内糖蛋白、糖脂和寡糖的代谢。由于肝癌患者α-L-岩藻糖苷酶明显升高,目前它被认为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 |
101 | 酸性糖蛋白(AGP) | 主要作为急性时相反应的指标,在风湿病、恶性肿瘤及心肌梗死患者亦常增高,在营养不良、严重肝损害等情况下降低。 |
102 | 触珠蛋白测定(HAP) | 是肝脏合成的一种α2球蛋白,能与血浆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一定的复合物 |
103 | 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 | 多种肿瘤因子早期筛查 |
104 | 血清铁蛋白 | 血清铁蛋白升高原因是铁蛋白的来源增加或存在清除障碍。如患肝癌、肺癌、胰癌、白血病等时,癌细胞合成的铁蛋白增加,使血清铁蛋白升高。患肝病时肝细胞受损功能下降,使血清铁蛋白升高 |
105 | EB病毒抗体EBV-CA-IgG | 对鼻咽癌、淋巴瘤、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
106 | EB病毒抗体EBV-CA-IgM | 对鼻咽癌、淋巴瘤、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
107 | EB病毒抗体EBV-CA-IgA | 对鼻咽癌、淋巴瘤、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
108 | EB病毒抗体EBV-EA-IgG | 对鼻咽癌、淋巴瘤、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
109 | EB病毒抗体EBV-EA-IgA | 对鼻咽癌、淋巴瘤、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
110 | EB病毒抗体EBNA | 对鼻咽癌、淋巴瘤、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
111 | 血清C肽 | 用于评价胰岛B细胞分泌、贮备功能状况,可真实反应胰岛素情况 |
112 |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 反应2-3个月内血糖变化情况,对糖尿病检测有重要意义 |
113 | 血清果糖胺测定 (糖化白蛋白) | 反应患者过去两周左右的平均血糖水平, 不受临时血糖波动的影响 |
114 | 血清胰岛素 | 用于糖尿病分型诊断及低血糖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115 | B超 (甲状腺) | 通过超声波仪器检测甲状腺腺有无亢进增大等病理情况 |
116 | 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 用于甲状腺功能的评价及甲状腺疾病的治疗诊断和监测 |
117 | 血清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 | 用于甲状腺功能的评价及甲状腺疾病的治疗诊断和监测 |
118 | 血清甲状腺素(T4) | 用于甲状腺功能的评价及甲状腺疾病的治疗诊断和监测 |
119 | 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 | 用于甲状腺功能的评价及甲状腺疾病的治疗诊断和监测 |
120 |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 | 用于甲状腺功能的评价及甲状腺疾病的治疗诊断和监测 |
121 | 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 (TRAb) | 对鉴别各种类型的甲亢具有很高的价值,也用于对于甲亢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
122 | 甲状旁腺激素 (PTH) | 用于甲状旁腺机能和钙磷代谢的检测,老年骨质疏松症多增高。 |
123 | 降钙素测定 (CT) | 临床主要用作肿瘤标志、钙代谢异常评价和治疗效果监测; 增高:甲状腺髓样癌、肾功能衰竭、肺癌、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降低:暴发性流脑、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等 |
124 |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测定 (TG-Ab) | 血清中anti-TG水平增高多见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nti-TG和anti-TPO共同增高提示慢性淋巴细胞滤过性甲状腺炎(Hashimoto氏病)的可能。 |
125 | 甲状腺球蛋白测定 (TG) | TG浓度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甲状腺的大小、甲状腺损伤程度、激素影响。血清TG水平可以做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肿瘤标志物,监测其是否复发,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126 |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抗体测定 (TPO-Ab) |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标志,如桥本氏甲状腺炎、Graves、家族性、孕妇产后甲状腺功能障碍的辅助诊断,监测免疫治疗效果。 |
127 | 皮质醇测定 | 增多见于: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病)、肾上腺肿瘤等。 降低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如埃迪生病、席汉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多等。 |
128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测定 | 增多见于:肾上腺皮质增生和肿瘤,单纯性肥胖、口服避孕药等。 减低见于:肾上腺皮质结合及萎缩、垂体功能减退以及摄入地塞米松、左旋多巴等药物。 |
129 | 妇科体格检测(已婚) | 通过妇科触诊及仪器检测方法,发现常见妇科疾病的相关征兆,或初步排除妇科常见疾病 |
130 | 白带常规 | 阴道分泌物检测,用于检测阴道内有无滴虫、念珠菌,同时还可确定阴道清洁度,是筛查阴道炎的有效手段 |
131 | 宫颈TCT | 即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是筛查宫颈早期病变较先进的检测方法,同时还能发现部分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病毒、衣原体、人乳头瘤病毒等。 |
132 | HPV检测 | 用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检测,HPV感染是宫颈癌的重要病因 |
133 | 阴道炎五联检测 | 包括NAG活力检测、SNA活力检测、LE活力检测、过氧化氢浓度检测、PH值 |
134 | B超 (含子宫、附件、膀胱及周围组织) | 通过彩色超声仪器清晰地观察子宫及附件(卵巢、输卵管)大小、形态结构及内部回声的情况,鉴别正常和异常,了解病变的性质,判别有无恶性病变 |
135 | B超 (乳腺及其引流区淋巴结) | 通过彩色超声仪器检测乳腺,发现乳腺增生、肿物、结节、囊肿、腺瘤、乳腺癌等病变 |
136 | 黄体生成素(LH) | 性激素六项检查有很多项检查,可以查清楚很多病症,因此性激素六项作为一种常见的检查项目,性激素六项检查是内分泌失调患者常用的检查方法,通过性激素六项的检查就可以确定是否患有内分泌方面的疾病,之后可根据检查结果确定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治疗。 |
137 | 促卵泡激素(FSH) | 性激素六项检查有很多项检查,可以查清楚很多病症,因此性激素六项作为一种常见的检查项目,性激素六项检查是内分泌失调患者常用的检查方法,通过性激素六项的检查就可以确定是否患有内分泌方面的疾病,之后可根据检查结果确定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治疗。 |
138 | 雌二醇(E2) | 性激素六项检查有很多项检查,可以查清楚很多病症,因此性激素六项作为一种常见的检查项目,性激素六项检查是内分泌失调患者常用的检查方法,通过性激素六项的检查就可以确定是否患有内分泌方面的疾病,之后可根据检查结果确定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治疗。 |
139 | 孕酮(PROG) | 性激素六项检查有很多项检查,可以查清楚很多病症,因此性激素六项作为一种常见的检查项目,性激素六项检查是内分泌失调患者常用的检查方法,通过性激素六项的检查就可以确定是否患有内分泌方面的疾病,之后可根据检查结果确定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治疗。 |
140 | 泌乳素(PRL) | 性激素六项检查有很多项检查,可以查清楚很多病症,因此性激素六项作为一种常见的检查项目,性激素六项检查是内分泌失调患者常用的检查方法,通过性激素六项的检查就可以确定是否患有内分泌方面的疾病,之后可根据检查结果确定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治疗。 |
141 | 睾酮(TES) | 性激素六项检查有很多项检查,可以查清楚很多病症,因此性激素六项作为一种常见的检查项目,性激素六项检查是内分泌失调患者常用的检查方法,通过性激素六项的检查就可以确定是否患有内分泌方面的疾病,之后可根据检查结果确定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治疗。 |
142 | 超声骨密度 | 是利用超声波通过水或耦合剂,通过被测组织来测量人体跟骨、髋骨、腔骨及指骨等的SOS(超声声速)、BUA(超声频率衰减)和BQI(骨质指数)等一组与骨质量相关的参数,计算和反应人体骨质量值,从而诊断被测者的骨质状况 |
143 | 25-羟VD | 25羟维生素D是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维生素D为类固醇衍生物,属脂溶性维生素,为环戊烷多氢菲类化合物。维生素D主要由人体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后合成,少部分从食物或补充品中摄入。维生素D不仅仅影响钙磷代谢,而且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是维持人体健康、细胞生长和发育的必不可少的物质,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在人体内有两种形式的维生素D,维生素D3(胆钙化醇)和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维生素D在肝脏中通过羟基化作用转化成25-羟基维生素D(25-OH-VD),然后在肾脏中转换为具有活性的1,25-二羟基维生素D。血清25-OH-VD的高低可以反映人体维生素D的储存水平,并且与维生素D缺乏的临床症状是相关的。 |
144 | 血型鉴定(Blood Typing) | 鉴别患者的ABO和Rh血型 |
145 | C反应蛋白 | C反应蛋白是一种非特异性炎性标志物,是一种在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时,由肝脏合成的用于保护身体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具有激活补体,调理吞噬细胞功能、清除损伤、坏死组织和外来病原体的作用。 |
146 | 超氧化物歧化酶 |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金属酶,是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对细胞损害的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对机体的氧化与抗氧化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护细胞免受损伤。因此,了解机体内soD水平的变化对判断体内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平衡状态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分布广泛,在许多内科疾病如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脏疾病、肺部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SOD浓度的水平均降低,通过观察SOD水平的变化,可以了解机体损伤的情况并作为疾病发生或判断疗效的辅助指标。 |
147 | 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ASO) | 风湿免疫测定 |
148 | 类风湿因子(RF)测定 | 风湿免疫测定 |
149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 | 风湿免疫测定 |
150 | CD3淋巴细胞绝对值 |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是检测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它总体反应机体当前的免疫功能、状态和平衡水平,并可以辅助诊断某些疾病(如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缺陷病、恶性肿瘤、血液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等),分析发病机制,观察疗效及检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
151 | CD3百分比 |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是检测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它总体反应机体当前的免疫功能、状态和平衡水平,并可以辅助诊断某些疾病(如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缺陷病、恶性肿瘤、血液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等),分析发病机制,观察疗效及检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
152 | CD4淋巴细胞绝对值 |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是检测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它总体反应机体当前的免疫功能、状态和平衡水平,并可以辅助诊断某些疾病(如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缺陷病、恶性肿瘤、血液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等),分析发病机制,观察疗效及检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
153 | CD4百分比 |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是检测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它总体反应机体当前的免疫功能、状态和平衡水平,并可以辅助诊断某些疾病(如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缺陷病、恶性肿瘤、血液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等),分析发病机制,观察疗效及检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
154 | CD4/CD8 |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是检测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它总体反应机体当前的免疫功能、状态和平衡水平,并可以辅助诊断某些疾病(如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缺陷病、恶性肿瘤、血液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等),分析发病机制,观察疗效及检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
155 | CD45绝对值 |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是检测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它总体反应机体当前的免疫功能、状态和平衡水平,并可以辅助诊断某些疾病(如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缺陷病、恶性肿瘤、血液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等),分析发病机制,观察疗效及检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
156 | CD8淋巴细胞绝对值 |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是检测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它总体反应机体当前的免疫功能、状态和平衡水平,并可以辅助诊断某些疾病(如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缺陷病、恶性肿瘤、血液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等),分析发病机制,观察疗效及检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
157 | CD8百分比 |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是检测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它总体反应机体当前的免疫功能、状态和平衡水平,并可以辅助诊断某些疾病(如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缺陷病、恶性肿瘤、血液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等),分析发病机制,观察疗效及检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
158 | 免疫球蛋白G | 免疫球蛋白是人体血清和体液中具有抗体活性的一类蛋白质。又称丙种球蛋白。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和加强细胞的吞噬作用,并能在补体的协同下,杀灭或溶解病原微生物。是机体抗御疾病的重要成分。 |
159 | 免疫球蛋白A | 免疫球蛋白是人体血清和体液中具有抗体活性的一类蛋白质。又称丙种球蛋白。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和加强细胞的吞噬作用,并能在补体的协同下,杀灭或溶解病原微生物。是机体抗御疾病的重要成分。 |
160 | 免疫球蛋白M | 免疫球蛋白是人体血清和体液中具有抗体活性的一类蛋白质。又称丙种球蛋白。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和加强细胞的吞噬作用,并能在补体的协同下,杀灭或溶解病原微生物。是机体抗御疾病的重要成分。 |
161 | 补体C3 | 免疫球蛋白是人体血清和体液中具有抗体活性的一类蛋白质。又称丙种球蛋白。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和加强细胞的吞噬作用,并能在补体的协同下,杀灭或溶解病原微生物。是机体抗御疾病的重要成分。 |
162 | 补体C4 | 免疫球蛋白是人体血清和体液中具有抗体活性的一类蛋白质。又称丙种球蛋白。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和加强细胞的吞噬作用,并能在补体的协同下,杀灭或溶解病原微生物。是机体抗御疾病的重要成分。 |
163 | 免疫球蛋白亚类定量测定(IgG4) | 有助于免疫亚类缺陷的诊断 |
164 | C13呼气试验 | 阳性表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部炎症、消化性溃疡有重要关系 |
165 | 胸部CT平扫(无片) | 胸部多排螺旋低剂量CT平扫,是肺癌、肺结节、肺结核等疾病的重要早期筛查手段;也是胸腔内其它脏器疾病的早期辅助检测手段 |
166 | MR类PET(安全无辐射!体内有金属或支架不适用) | 类PET成像实际上是磁共振的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是通过一种特殊设计的序列,加强对于水的弥散敏感;从而在图像上形成对比。类PET成像能够检测到细胞级的病变,采用的是全身大范围扫描,并加以3D后处理重建,获得全身肿瘤筛查、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肿瘤TNM分期及疗效随诊等诊断信息。全身弥散技术把肌肉、脂肪、肝脏等组织背景信号抑制掉,突出了病变的显示,大大提高了病变组织尤其是恶性肿瘤及转移灶的检出率。 |
167 | VIP空间服务 | 可提供VIP休息区,客服团队引导协助完成体检,自动导检系统将优化算法,或由人工为您优先安排体检。 |
168 | VIP礼享健康 | 营养早餐升级至中西式早餐,提供果盒 赠送健康伴手礼1份 健康体检报告升级至教授级专家主检 |
169 | VIP健康管理服务 | 报告解读服务1次;(副高及以上专家) 提供本院专家就诊协调服务或特殊检查优先预约服务(自体检日起有效期1年内,总额度:2次。 |
170 | 早餐+报告+解读+耗材 | 早餐+报告+解读+耗材 |
上海热门体检中心 |
热门体检机构 |
热门体检城市 |
上海周边体检城市 |
入职体检 |
新入驻机构 |
上海医院等级体检 |
友情链接 |